2008/01/23
第3章 近視雷射手術大揭密

 第3章 近視雷射手術大揭密 /

第3章 近視雷射手術大揭密

台灣的近視人口比率已經足以傲視全球,約每100人當中就有85人為近視患者,再加上由於種族、遺傳、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台灣高度近視(600800度以上)人口的比率占了總近視人口的三分之一。
近視是可以預防的,千萬不要等到近視了才焦急就醫,近視的藥物治療,只能治標、不能徹底根除,治療效果仍是有限的。所謂預防勝於治療,以國內近視的成因而言,環境因子才是主因,建議用最自然的方法讓七歲前的小孩,多看遠、少看近;培養孩子的「遠見」、減少「短視」,近視才不會變成孩子與父母終身揮之不去的夢魘。
 
 
近視成因
 
 
嬰兒剛出生時,由於眼球尚未發育完全,因此眼軸較短,此時的屈光狀態大部分為遠視。而在六歲時,兒童的眼軸已達大人的標準,此時的屈光狀態大部分為正視,也就是沒有度數。這個過程我們稱為「正視化」。正視化的過程就是讓眼球軸度逐漸增長,而在達到正視後停止增長,然而,有些人的眼軸卻沒能及時停止增長,造成眼球過長,或是水晶體、角膜的曲度過大,形成近視。
整個社會的生活型態愈趨競爭,加上台灣先天地窄人稠,生活空間狹窄,而為人父母者常常在輸人不輸陣的心理趨使下,讓孩子們在學齡前提早學習,小孩在這影響視力發育最重要的階段,提早長期暴露在近距離用眼的環境下,那麼眼球在生理變化下,為了適應「長時間、近距離」使用,眼軸就會增長,近視就會提早發生。倘若發生近視的年齡過早,眼球發育的正常分布受到了破壞,這種眼軸的增長,在臨床上已是不可逆的變化,即是我們所稱的「真性近視」,若在小學階段沒有改善引起近視的多重因子,則之後每年平均約增加75100度(眼軸每增長1mm,近視平均增加250度),如此,長大後近視度數多高可想而知。
近視是可以預防的,千萬不要等到近視了才焦急就醫,近視的藥物治療,只能治標、不能徹底根除,治療效果仍是有限的。所謂預防勝於治療,以國內近視的成因而言,環境因子才是主因,建議用最自然的方法讓七歲前的小孩,多看遠、少看近;培養孩子的「遠見」、減少「短視」,近視才不會變成孩子與父母終身揮之不去的夢魘。
 
 
高度近視病變多
 
 
台灣的近視人口比率已經足以傲視全球,約每100人當中就有85人為近視患者,再加上由於種族、遺傳、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台灣高度近視(600800度以上)人口的比率占了總近視人口的三分之一。許\多高度近視的患者,他們做雷射近視手術不僅僅是為了愛美的因素,還有更多健康的考量。高度近視者的眼球系統比較容易產生病變,在醫學上又稱「病理性近視」,近視度數深代表眼球老得快,也就是說高度近視是一種眼球老化的疾病。眼球老化會有哪些病症呢?基本上只要是老人家常見的老化狀況,高度近視的人都有可能會提早罹患,不可不慎,以下分別介紹可能引起的病變如下:
 
一、青光眼
由於高度近視與高眼壓染色體上基因位置很靠近,所以高度近視一族與高眼壓患者往往有密切的關係。高度近視的人眼壓容易比較高,如果沒有造成視神經纖維受損,那也只能稱為「眼性高壓」而已,並不代表視神經有什麼傷害。然而根據統計,高度近視是開放性青光眼的高危險份子,也就是說高度近視的人如果合併高眼壓,很多時候會造成視神經盤及視神經纖維的傷害,高度近視眼球退化,較不能忍受眼壓高造成的傷害,如果合併有高眼壓,是不是單純的眼性高壓或者青光眼,那就需要長期的門診追蹤,這時候會依據眼底視神經盤的受損及視野檢查缺損來做判別。
若是高度近視本身視神經盤由於血管硬化,導致血流不易通暢,造成視神經盤病變,有時不易與青光眼的視神經盤變化加以區分,而且高度近視視網膜退化也會造成視野缺損,這也是需要在做青光眼診斷時加以區分的。高度近視的人看東西往往容易疲倦,有時眼睛就會脹脹痠痠的,患者往往自行歸因於眼睛老化,可是或許\當時已經是眼壓高,這是高度近視的患者必須特別注意的。
 
二、白內障
白內障是一種老人家特有的疾病,若患有高度近視的人,年輕時得到白內障的機會就很大。白內障代表了眼睛裡水晶體已經老化,漸漸失去彈性,造成硬化,這會影響我們看近物所需要的調節力,也就是說高度近視的患者,老花會提早來到,遠的看不見,近的也看不清楚了。一般大眾會認為近視度數深就可以抵消老花,然而這並不適用於高度近視上,近視深的人剛開始會覺得戴了眼鏡看書報很容易疲勞,慢慢的就覺得有困難,必須要拿遠一些才看得清楚,這就表示老花眼已經慢慢形成了。等到水晶體混濁,不僅近的看不清楚連遠的也日漸模糊了。而且隨著白內障的日漸嚴重,水晶體日漸加厚,使得眼球聚光力加強,這時病患往往表現出近視加深的現象。臨床上就有病患兩年前兩眼度數都是800度,但是最近一眼比較模糊,結果檢查後發現原來那隻眼睛白內障比較重,而近視度數也加深到1000度了。因此,高度近視是否形成白內障,往往可以藉由老花眼的發生視為臨床上的先期表徵,而觀察高度近視的白內障有無日益加深,除了可以驗光檢查看視力是否退步來評估外,也可以觀察近視度數有無日益加深來做為評估的方法。
 
三、飛蚊症
飛蚊症是一種玻璃體的退化,正常的玻璃體有如雞蛋的蛋白,是透明的膠質,但玻璃體的膠質會因年齡增長或近視度數高而加速液化,使得少數的玻璃體纖維脫離原先位置,漂浮在玻璃體腔中,當眼睛注視時,光線會把這些纖維的影像投射到視網膜上形成漂浮不定的影像,其形狀可能是圓形、橢圓形、點狀或線狀。高度近視患者玻璃體的退化往往在三、四十歲就已經產生了,其中約有1%的患者會因玻璃體拉扯視網膜造成裂孔、出血甚至視網膜剝離,而造成失明。根據統計,六十歲以上的人,約有三分之二會有飛蚊症、七十歲以上的更達80%,有些高度近視患者,罹患飛蚊症的年齡更早,臨床上甚至有小學三年級就近視800度的孩童!而三十歲以上高度近視患者,十個之中,可能六個都有飛蚊症,這是非常令人憂心的現象。
四、視網膜退化及裂孔
高度近視的人往往容易造成周邊視網膜的退化及萎縮性破洞,這些退化代表的都是眼睛整體退化的一部分。就因為高度近視容易有視網膜退化,這些退化合併裂孔時,往往就會造成視網膜剝離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說高度近視是視網膜剝離的危險因素。統計上,飛蚊症、視網膜退化裂孔、外傷、白內障手術都容易有視網膜剝離。所以,雖然高度近視容易形成白內障。但是,高度近視的白內障手術,卻要相當仔細評估才行,那是因為手術本身及術前視網膜退化,及術後玻璃體退化若再加上外傷往往有四分之一的機會會造成視網膜剝離。
 
五、黃斑部病變
流行病學的資料顯示,近視超過1000度以上的人為近視性黃斑部退化的高危險群。由於眼軸被拉長,而使色素視網膜上皮變薄,Brush氏膜也可能會因此滑落。做眼底檢查時會看見眼球黃斑部之脈絡膜萎縮,以及視神經盤周圍的顳部新月形。有時也會發現視盤傾斜、黃斑部圓孔、周邊脈絡膜視網膜變性、周邊視網膜裂孔及視網膜剝離。
隨著世界人口老化,眼黃斑部退損所導致的失明也隨之增加,雖然目前並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但至少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不吸菸、出門戴太陽眼鏡、並多攝取含抗氧化物質的食品,以預防老化性眼疾的發生,另外,定期檢查眼睛,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也是很有幫助的。
 
 
近視雷射手術, 眼科醫師第一人
 
 
近視手術近年來在放眼盡是眼鏡族的台灣社會快速竄起,成為眼科醫學領域中極為熱門的治療項目之一,但也有不少患者疑惑:如果真的安全可靠,為何看病的眼科醫師個個還是戴著眼鏡,不做近視手術呢?
古時神農嚐百草,以身試藥。身為眼科醫師,我也動過雷射屈光矯正手術,做手術並非想當個「活廣告」,而是確實有適應症上的需要,多年前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碩士時,於該校附設醫院眼耳中心修習近視開刀手術,鑽研當時仍處實驗階段的準分子雷射角膜層狀切開屈光手術(LASIK),經過年餘的觀察,對這項治療充分產生信心後,由美國老師、知名的眼科醫師亞瑟(AZAR)執術,將原本右眼高達600度的近視,矯正成為預期的100度左右。
小時候因為喜歡躺在床上讀書,不良的閱\讀習慣加上光源不正常運用,造成左眼100度的近視,但右眼卻有600多度的近視,兩眼嚴重不等視,看東西缺乏立體感,也常會偏頭痛,接受雷射手術後,解決了我兩眼視差極大的困擾。
然而你一定會好奇,為何我平日行醫還是架著一副眼鏡,難道是佯裝斯文嗎?其實,我動雷射手術是為了解決視差問題,而預留100度近視度數,則是考慮將來年老難免「遠視」,正好可以「平衡」過來,如此年紀大了有老花眼時,視力才會更好。
因為有了這樣親身嘗試雷射屈光矯正手術的切身經驗,讓我對近視雷射手術更有信心,更懂得將心比心,謹慎執術。尤其要提醒想動近視手術的患者們,不論計畫採行哪一種手術方式,都要事先與醫師詳細討論,了解手術的操作、效果及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再仔細評估自己是否真的適合接受這項治療。
 
 
你適合近視雷射手術嗎?
 
 
什麼樣的條件才適合接受近視雷射手術呢?一般來說,因為每個人的情況有所差異,因此在雷射手術前,必須先做過完整的檢查,再與你的醫師諮詢,由專業的眼科醫師評估你是否適合做雷射治療手術。
基本上,只要有近視的人都可以接受近視雷射手術;但若近視度數不深,並不會影響日常生活作息,通常都不太需要矯正。因此,100度至1500度,甚至是2000度以上的近視患者,只要角膜厚度夠厚,且無明顯乾眼的症狀或眼疾,都可以用近視手術來矯正近視。
另外,因為做了近視手術後可以不用戴眼鏡,對個人而言不但可以拋去眼鏡的束縛,也可以提升生活品質。而近幾年近視雷射風行,有些人因應職務上的需要而選擇近視雷射手術,例如軍警人員、特定的服務行業、運動員等,甚至還有些國家鼓勵國軍接受雷射手術呢!另外,有些人則是因為配戴隱形眼鏡有困難,甚至會影響到日常生活;有些則是單純的不想戴眼鏡而手術。無論動機為何,都請先參考下列條件,並讓眼科醫師作詳細之檢查及諮詢,以確保得到最佳手術效果。
 
不適合近視手術的人
不願意承擔風險者:可能會在術後產生無法避免的併發症(機率很小),例如散光、眩光、角膜浸潤現象、角膜混濁等,而且近視雷射手術的長期影響目前仍然未知。
會對生涯造成衝擊者:高度近視、嚴重散光、瞳孔較大者,可能在做完近視雷射手術後,對夜間的視力品質會有些影響,所以從事夜間工作、顯微手術者,在術前應與醫生充分討論職業上的需求。
經濟狀況不佳:這是項完全自費的手術,依個人度數及手術方法不同,市價約37萬元,而且可能連術前檢查、術後追蹤的門診費用都沒有健保的補助。
患有或正在服用部分藥物:會影響傷口癒合的疾病或藥物,例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愛滋病等。
從事激烈碰撞的運動:例如拳擊、摔角等可能傷害到眼睛的運動。
年齡在20歲以下:因為眼睛組織還在發育,矯正後的度數會產生變化。
度數尚未穩定,持續增加中者:一年內如近視增加超過50度,因屬近視度數不穩定者,應先控制近視度數的增加,等穩定後再手術比較好。
懷孕者:孕婦不宜接受近視雷射手術。
曾經感染以下疾病者亦不宜做近視雷射手術:
█ 眼部單純性疹病毒
█ 青光眼或疑似青光眼
█ 眼部發炎疾病,例如葡萄膜炎、虹彩炎
█ 眼睛曾經受過傷
█ 圓錐角膜
 
另外,以下情況也要請醫生詳細評估可能的風險:
█ 眼瞼炎:可能增加感染或發炎的機會。
█ 瞳孔較大:較容易產生眩光、光暈及畏光的後遺症。
█ 角膜較薄:屈光手術是改變角膜的弧度來達到矯正的目的,太薄的角膜會有失明的風險。
█ 曾經動過屈光手術者:必須經過醫生謹慎的評估後,再考慮追加第二次手術的必要及安全。
█ 嚴重乾眼症且合併角膜病變,可能會影響角膜復原。
█ 嚴重兔眼(紅眼症)。
█ 有活躍性或復發性眼疾。
█ 影響傷口癒合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
█ 眼瞼異常會影響角膜上皮再生者,如嚴重睫毛倒插、眼瞼內翻、眼瞼外翻、顏面神經麻痺等。
 
近視手術的種類
  
傳統近視的矯正法是靠有框眼鏡或隱形眼鏡,但是有框眼鏡不但不方便而且又重,無論是在打球、運動或游泳都相當不方便,而隱形眼鏡則是易導致感染或過敏等情形。其實近視手術與隱形眼鏡在差不多時期被發明,最早的近視手術是所謂的鑽石刀切割術(Radia Keratotomy,簡稱RK),由蘇聯的眼科醫師開始大量的臨床運用,之後在美國及全世界廣為流行。由於主要以鑽石刀來切割角膜,再加上效果不錯,安全性也相當高,因此接受度不錯,其對象主要是以低度數近視之矯正為主,高度數近視之矯正效果較差。
在1964年後經過一、二十年的演進,這一類統稱為層狀角膜手術由原先的「冷凍式」進步到「非冷凍式」,「手動式」再改良成「全自動式」,最後更結合了準分子雷射的精確性,而成為現代近視手術的主流──「雷射原位層狀角膜重塑術」(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簡稱LASIK)。主要是運用高精確度的「準分子雷射」來改變角膜的弧度。這類手術可追溯至15年前,美國醫師卓克爾(Trokel)等人運用IBM公司發明用以切割晶片的「準分子雷射」於眼角膜上,開啟了近代雷射近視手術之先河。美國衛生署(FDA)經過六年多的臨床評估,終於在1995年開放了常規使用,台灣也在1999年7月全面開放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個人開業醫師合法使用。
至於目前最新的近視雷射手術是「飛秒無刀手術」(IntraLASIK),是過去20年間由雷射科學發展起來的新工具之一,由亞米德.齊威爾 ,以高速雷射技術研究基本化學反應,還獲頒1999年諾貝爾化學獎。
此外,水晶體手術或眼內隱形眼鏡植入等亦具備矯正度數之效果。近視手術之種類相當多,其演變也各有其歷史淵源,每種手術也都有其優缺點,需評估患者的狀況再給予適當之建議。茲將常見近視雷射手術介紹羅列如下:
 
一、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PRK)
直接以雷射照射角膜表面,將組織氧化,較為簡單,一眼手術時間約5分鐘。因為它同時也將角膜前面的表皮層及鮑曼氏層切除,故術後傷口的復原較慢,約3、4天,並需戴上隱形眼鏡來降低不適感,且若切除過多組織,易留下疤痕,故一般建議使用在800度以下的中低度數。
 
二、雷射角膜層狀重塑術(LASlK)
由PRK改良而來,自動層狀角膜整形術(ALK)所用的細微角膜切刀,將角膜表面重要的表皮層及鮑曼氏層掀起形成俑膜瓣,再以雷射切削下面的角膜基質層。它具有恢復快(術後只有46小時的不適),效果穩定(術後第二天就可穩定視力,甚至可上班工作),矯正度數高(可達1000多度)且不會留疤痕。而手術時間也僅有510分鐘而已。
 
三、角膜皮下近視雷射手術(LASEK)
LASEK為LASIK及PRK之改良版,手術方法是使用酒精浸敷角膜40秒,使角膜上皮與基質鬆開,再以特定器械將角膜上皮輕輕掀起來,施行準分子雷射後,再將角膜上皮覆蓋\回去,然後裝戴高透氧特殊保護膜片;七天後新生的上皮會取代原來的表皮層,視力即可恢復。
LASEK一般是針對近視1000度以下,且角膜厚度不夠而無法施行LASIK手術之患者,醫師才會建議採用此方法。
 
四、角膜上皮削切雷射手術(Epi-LASIK)
 Epi-LASIK為新一代改良型的表面手術,它不像PRK直接削除角膜上皮層,也不像LASEK用酒精傷害到角膜表皮層,而是利用鈍刀片切割一個完整的,不包含角膜間質層的上皮瓣。
Epi-LASIK的發展初期,因為不確定切割層是不是穩定,尤其在角膜表皮沾黏較緊的角膜上,變數可能會較多。然而在累積更多臨床經驗後發現,不管在任何眼睛上它都可以成功\地分離表皮層(包含基底層),它的表皮瓣非常平整,很容易復位。術後的結果,不管在病患的舒適性,復原時間或是視力上都相當好。
Epi-LASIK手術後試圖留下角膜表皮層,而它對表皮層的保留比LASEK好,因此可能成為幾種表面手術中最為大眾所接受的術式。然而Epi-LASIK術後會比較不舒服,視力的復原也比較慢一些。不過,Epi-LASIK和PRK相同,術後的視力有優於LASIK的潛能。
 
五、飛秒無刀手術(IntraLASIK)
IntraLASIK是無刀雷射也稱為飛秒雷射,為目前衛生署最新核准的無刀近視雷射手術。係利用紅外雷射通過光爆破的方式,精確的進行角膜瓣切割,過程中不會熱傳遞或產生衝擊波影響周邊組織,安全、低併發症、無動刀壓力,復原速度快,適用於角膜特殊以及瞳孔過大或是眼睛太小,無法施行傳統LASIK手術的患者。相較於過去傳統的LASIK雷射手術,IntraLASIK即是以「雷射」來取代刀片,全程由電腦操控不用手術刀,用比頭髮直徑還要小的10微米雷射光點,在眼角膜上打出平整的氣泡,將這些氣泡從點連成線,製造出細緻無皺褶的角膜瓣,不同過去以板層刀切開角膜的方式,可提高精準度,所使用的撐眼器也較傳統的小很多,對於瞇瞇眼的小眼患者而言,不必剪開眼皮,承受額外的眼部傷害。
 
 
六、前導波雷射
雷射近視手術自從1997年在美國FDA通過準分子雷射角膜層狀切除弧度重塑術(LASIK)的技術後,美國年約有一百萬人接受這項手術,台灣在1999年衛生署也同意開放醫院及基層眼科對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的病人實施矯正,每年約五萬人接受這項手術,雖然85%的病人對手術結果堪稱滿意,然而有些患者多多少少都會抱怨術後有眩光、光暈、重影、夜視力下降的問題。據統計,約有30%以上近視族有不規則散光問題,並不適合以傳統近視雷射手術矯正;而前導波技術配合雷射手術的技術,自從2002年同樣由美國FDA通過後,漸漸改善了傳統雷射手術所造成的視覺品質的問題。
何謂前導波
前導波技術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所研發,原本應用在太空科技,天文學家利用前導波分析處理由大氣層造成的像差,以得到銀河系更精準的數據及影像。而在最近幾年,這項劃時代的技術被應用在我們的視覺上。我們的眼球猶如一個小宇宙,光線進入眼球後,還要經過重重構造才能到達視網膜形成視覺影像;然而,眼球內部各構造的折射率皆有所差異,而它們的形狀也影響到光線進入眼球後行徑的狀態。這種種的原因,造成了我們眼球裡所謂的「高階像差」。在正常眼睛的光學系統中,光線平行進入眼睛後,若為完美眼球的屈光狀態,則反射出的光和入射光一樣為平行;在這樣的情況下可測得清晰的影像。而在有像差的眼睛中,光線平行進入後,遇到不規則的表面,則反射出來的光線就會變形,而產生模糊、散開、拖曳等等的影像。
在作眼球檢查時,運用前導波高階像差檢查儀,利用光波反彈數據,選擇出光學路徑之差異,並平均出光學路徑至根部的不一致或錯誤,形容出針對一個光點的擴散程度,清楚偵測眼角膜、水晶體、玻璃體、視網膜等,對各項影響眼睛屈光度之因素做整體的分析測量,再以3D立體圖描繪出眼球狀況,給予角膜各部位最精準的個別測量。
何謂高階像差
一般而言,我們的眼睛之所以有視力的缺陷,是因為有85%的低度像差及15%的高度像差;依照荷蘭數學家Frits Zernike的說法,像差可分為二十級,低度像差為第一級和第二級,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近視、散光及對焦的問題,第三級以上的像差皆稱之高度像差,其中包含彗星差(Coma)、球面差(Spherical Aberration)、三箔差(Trefoil)等等,傳統雷射近視手術只能解決約85%的低度像差;但對有高度像差的人來說,即使雷射術後能達到1.0到1.2的視力,但15%高度像差未被解決的部分,卻會造成術後眩光等視覺不良的後遺症,而影響到視力品質。因此,利用前導波來測量高度像差,解決傳統雷射所遺留下來的問題,正是目前近視雷射手術的新趨勢。
自動智慧型光斑準分子雷射儀VISX–STAR S4之簡介
VISX–STAR S4是目前美國VISX光學製造之最新一代全自動智慧型光斑準分子雷射儀,於2000年底在美國發表,並於2001年正式在臺灣上市,為目前世界最進步之一的準分子雷射系統。
VISX S4可將大光斑與小光斑的優點攫取出來並加以整合,它同時擁有大、小光斑的共同優點及飛點式掃描之優點,採用七道可調式大小雷射光束,使雷射能量輸出精確更快速;智慧型光斑掃描,可調整小至0.65mm雷射光點,比傳統飛點式掃描雷射1.2mm還小,因此更能精確雕琢出完美視力。有效治療光學區,可達直徑9mm,可大幅降低夜間視力不良的問題,大幅提高手術結果的準確度,有效提升患者視力。
除此之外,VISX S4採用全球唯一專利三度空間全自動眼球追蹤定位系統;在手術過程中,人的眼球會因為不自覺轉動而導致雷射光束偏離中心,可能會影響矯正視力療效,使用三度空間全自動眼球追蹤定位系統,可以直接鎖定眼球X軸、Y軸與Z軸動向,跟蹤眼球極細微快速移動,令雷射光投射更加準確,因而提高視力矯正的效果。
前導波高階像差分析儀除了可分析高階像差外,連接飛點式小光斑雷射機器,配合眼球自動追蹤、3D自動定位,可更精準地打造為個人量身訂做的雷射手術。另外,前導波的診斷也可指出具有像差的人,在做完雷射手術後是否會使像差更嚴重而引起視覺上的問題,進一步地篩選出不適合接受近視雷射的患者。
為什麼要選擇前導波雷射
大部分的人接受傳統的近視雷射手術即可得到滿意的結果,那究竟什麼樣的人應該要接受前導波雷射呢?
█ 追求高視力品質的人
前導波可消除高階像差,進一步改善夜視力品質、夜間眩光和明暗對比敏感度,可使術後視力品質超越原本戴眼鏡的最佳矯正視力。
█ 夜間瞳孔大於6.5mm者
傳統屈光雷射治療的光學區域為6mm,若要加大光學區域時通常需要用到較多厚度。而前導波雷射所治療的光學區域可到達9mm,並且因為對角膜有精確的測量,進行點對點的雷射切削,也能改善夜間眩光與夜視力降低的問題。
█ 散光度數大於150度及不規則散光者
透過前導波的分析,可提高散光軸度的準確性;並且在有不規則散光的患者,可進行更精密的雷射雕琢。可大幅度的降低術後產生重影的情形,且同樣對夜間視力也會有所改善。
█ 最佳矯正視力在1.0以下者
若是因高階像差所引起的視力問題,可經檢查後由醫師評估再接受前導波雷射。改善像差問題後,術後視力可提高到1.0以上。
然而,前導波雷射也是有所限制的;近視度數超過1200度的患者可能含有較多由視網膜所引起的像差;而視網膜的像差並無法以雷射消除,因此較不建議接受前導波的雷射。另外,前導波在檢查先前已接受過近視雷射的患者方面,目前FDA仍在評估的階段。因此對於雷射術後有度數回歸的病人而言,前導波的數據只能當參考用。
 
利用前導波檢查出高低像差的數據,再配合新型的準分子雷射對屈光不正的患者手術,能夠幫助術後視力標準的提升及視覺品質的改善;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臨床教授John A. Vukich也引用美國海軍醫院的臨床數據,指出前導波雷射近視手術對術後夜間眩光、夜間視力降低的改善相對於傳統雷射近視手術最為顯著。這個結果,對於很多害怕雷射手術導致夜視力不良而影響行車安全的近視族而言不啻是個福音。
 
 
近視雷射手術案例分享
 
 
「戴隱形眼鏡好麻煩喔!眼睛常常覺得很乾,很不舒服。換戴上厚重的眼鏡,卻又醜醜的,亮眼不起來。到底該怎麼辦?」剛從大學畢業,有著汪汪大眼的病患安棋,在門診時很苦惱的對我吐露眼鏡一族的心聲,安棋的度數其實並不深,大約都在600度左右,兩眼沒有散光現象,角膜的厚度也足夠,正是非常適合做LASIK的人選。經過溝通後,安棋選擇了LASIK準分子雷射手術,摘掉眼鏡之後,安棋第一次回診,很興奮的說:「不用再戴厚厚眼鏡的感覺真好!戴眼鏡的時候,都覺得自己很呆、很醜,不好意思直視別人目光,現在可以丟開眼鏡,自由自在看世界,人也更有自信,感覺真美好!」
常常在門診時,遇到安棋這樣因為愛美而來做近視手術的病患,看著她們摘掉眼鏡,自信開朗的模樣,也都不自覺感染她們的興奮之情。然而並非每個人都像安棋具備了良好的眼球條件,可以重獲完美視力。尤其是高度近視患者,在接受雷射矯正前,更應接受詳細眼球生理評估,其中角膜厚度是影響高度近視能否做雷射近視矯正,及術後是否會產生不適應症最重要的指標,角膜厚度若不足的話,術後容易產生嚴重的眩光、度數回歸,以及角膜因太薄而產生前凸的後遺症。此外,雷射光斑大小的選擇,亦是影響術後結果及後遺症產生的一大關鍵。
近年來由於雷射儀器的改良再加上技術的進步,接受雷射近視矯正的病患日趨增多。在門診中,高度近視的患者(近視度數800度以上)、中度近視的患者(近視度數400800度)、低度近視的患者(近視度數400度以下)約各占三分之一。在術後滿意度的調查顯示,中度近視患者的滿意度為最高(95%),低度近視患者次之(85%),高度近視患者最低(75%)。
高度近視患者之所以滿意度最低是因為其不適應症較多且術後恢復時間較長。常見的不適應症為夜間眩光、度數回歸、乾眼症、視力浮動。為了避免以上不適應症的發生,在術前應仔細評估眼球的生理狀況,角膜厚度、弧度、乾眼症測試及視網膜的健康情形是相當重要的。
 
Conventional Lasik 案例分享
林小姐
年齡:27歲
職業:從事編輯工作
病史:兩眼高度近視,長期配戴普通眼鏡,兩眼視力如下:
右眼視力 0.01(0.6卅-12.50 -2.00×170)
左眼視力 0.01(0.6卅-13.00 -2.00×180)
 
林小姐是典型高度近視的病患,由於工作所需要長時間用眼,她戴隱形眼鏡的時間不多,平常都是鏡框式的眼鏡為主,但是長時間戴著眼鏡工作,常常感到偏頭痛、眼睛容易疲勞不舒服。
經過詳細的度數測量以及一連串術前檢查,發現她的近視度數高達1200度左右,合併散光整體度數幾乎達1500度!為了手術的安全,多次確認角膜厚度夠,並且沒有圓錐角膜的疑慮,我為她安排了LASIK手術。她手術後恢復狀況良好,一週裸視度數如下:
右眼視力 0.6(0.7卅-0.5 -0.5×177)
左眼視力 0.7(0.8卅-0.25 -0.25×165)
手術四星期後兩眼裸視視力如下:
右眼視力 0.7 [ph=0.8](0.8卅+0.25 -0.50×55)
左眼視力 0.8 [ph=0.8](0.8卅plano -1.00×62)
 
手術過程相當平順,事前也告知過她視力可能無法達到1.0,若是她覺得會看不清楚、不滿意,可以在手術後六個月再次做前導波雷射手術,視力仍有進步的空間。
術後林小姐似乎已經很滿意了,可以拋開厚重的眼鏡,視力又比術前來的好,她也不想再加做前導波治療,不過我還是建議她,如果視力想要更好,再過六個月左右的時間還是可以再加做前導波治療,以達到更完美的視力。
雷射近視度數大約在六個月後趨於穩定,傳統的雷射手術可消除掉低階相差90%以上,因此大多數的病患都相當滿意,不過,對某些瞳孔較大、夜間視力較差的病人,可考慮加做前導波以消除掉高階相差。
 
IR Fourier Wavefront Lasik 案例分享
劉先生
年齡:34歲
職業:從事健身教練
病史:兩眼高度近視,長期配戴隱形眼鏡,兩眼視力如下:
右眼視力 0.05(0.8卅-9.0 -2.25×176)
左眼視力 0.05(0.8卅-8.75 -2.00×166)
 
沒有戴眼鏡的時候,劉先生的眼前常霧茫茫一片,早上起來時,甚至連眼鏡都要摸半天才找到,相當不方便,一般工作的時候需要配戴隱形眼鏡,戴了幾小時後,就發現眼睛紅腫刺痛,儘管已經知道無法再配戴下去,但是工作又讓他必須要配戴下去,只得勉強自己戴上隱形眼鏡,長久下來眼睛負擔越來越重,於是到診所希望藉由近視手術,解決他的煩惱。經過詳細的度數測量以及一連串術前檢查,我們決定為他做LASIK雷射屈光手術,加上前導波,讓他的視力品質更完美。手術後隔天裸視度數如下:
右眼視力 0.8(0.8卅-0.75 -0.5×168)
左眼視力 0.8 (0.9卅-1.0 -0.25×160)
手術一星期後兩眼裸視視力如下:
右眼視力 1.0(1.0卅-0.5 -0.5×177)
左眼視力 1.0(1.0卅-0.25 -0.25×165)
 
現在,他早上起床再不需要急著找眼鏡,也不用強忍不舒服一整天戴著隱形眼鏡,回診時他笑容滿面的表示,真開心這樣便利的生活,摘掉眼鏡,運動健身起來更得心應手,也更舒暢痛快呢!
雷射近視度數大約在六個月後趨於穩定,除非病患本身度數持續再變化,又或有其他眼疾,否則度數不會再有大的變化,因此這次,劉先生真的可以徹底擺\脫掉笨重的眼鏡,輕盈投入他的健身事業囉!
 
Epi-Lasik 案例分享
王小姐
年齡:28歲
職業:美容專櫃小姐
病史:兩眼高度近視,長期配戴隱形眼鏡,兩眼視力如下:
右眼視力 0.04(0.8卅-9.5 -2.00×172)
左眼視力 0.04(0.8卅-10.0 -2.50×166)
王小姐因為工作關係長期配戴隱形眼鏡,一整天工作下來,常常覺得眼睛很乾澀,經過術前的檢查之後,發現王小姐的角膜厚度不夠,因為雷射術後,除去角膜瓣厚度外,殘餘的角膜厚度必須大於 250μm厚度,以預防術後圓錐角膜的發生。在高度近視的病患身上,常常沒有足夠角膜厚度的空間可用以完全矯正近視及散光。我建議她選擇Epi-LASIK,能免去角膜瓣的切割,因此多出許\多雷射光切割的治療空間,非常適合角膜厚度不夠的病患。
手術一星期後兩眼裸視視力如下:
右眼視力 1.0(1.0×-0.25/-0.25×171)
左眼視力 1.0(1.0×-0.5/-0.75×165)
 
然而Epi-LASIK因為是在角膜上皮削切,所以術後一個星期內會比較有疼痛感,這些症狀都會隨上皮癒合而減輕,不需要擔憂。
 
 
飛秒無刀雷射新趨勢
過去近視雷射手術雖然成效不錯,但因為有一些人害怕動刀,或是由於眼睛太小而需要先剪眼尾,往往會令人裹足不前,最新型的IntraLASIK無刀雷射問市,突破過去以板層刀切開角膜的方式,可提高精準度,所用的撐眼器小得多,瞇瞇眼的患者不必再承受額外的眼部傷害。特別分享一些適合選擇無刀雷射的案例。
 
Intra-Lasik 案例分享 1
郭小姐
年齡:27歲
病史:解決角膜特殊的困擾
 
因為愛美常戴隱形眼鏡,又愛化眼妝的郭小姐,常常有眼妝微粒掉進隱形眼鏡裡,感染成急性結膜炎的困擾!好幾次到診所諮詢,想要做近視雷射手術,雖然兩眼度數才700度,不過因為她的角膜弧度太陡,不能用傳統的雷射手術矯正,直到最近飛秒無刀雷射引進臺灣,流行資訊消息靈通的她,很快就到診所詢問飛秒雷射的消息,經過詳細的術前檢查,我決定使用飛秒無刀雷射處理她角膜特殊的因素,還她美麗新「視界」,現在她終於比較少到眼科報到,可以當個健康的亮眼美人。
 
Intra-Lasik 案例分享 2
蘇小姐
年齡:32歲
病史:瞇瞇眼也有春天
 
蘇小姐是一名高度近視患者,高達1000度的近視讓她吃盡苦頭,多年前她就曾經到診所來諮詢,希望改善高度近視的困擾,她的術前各項檢查都合乎標準,角膜厚度也足夠,卻因為她的眼睛過小,無法將手術必需使用的撐眼器放進眼睛,若執意進行手術,必須剪眼尾才能把撐眼器放入眼裡,因為不建議她承受這樣額外的皮肉傷害,所以沒有幫她動傳統的雷射手術。在飛秒無刀雷射問世後,由於手術使用的撐眼器比以往小,蘇小姐不需要剪眼尾就能進行手術,經過兩年的等待,終於擺\脫眼鏡惡夢,重拾瞇瞇眼的春天囉!
 
 
 
Intra-Lasik 案例分享 3
王同學
年齡:23歲
病史:克服高度近視+角膜過薄
 
飽受高度近視之苦的王同學,因為近視太深、角膜過薄,好幾次從診所敗興而歸,王同學說:「看著身邊的朋友們,一個個都在享受雷射近視後的便利生活,我只能繼續透過沉重的鏡框、以及越戴越乾的隱形眼鏡看世界,這種感覺真的讓人有莫名的無助。」
因為傳統板層刀所能製作角膜瓣厚度在110160微米(微米=萬分之一公分)之間浮動,若患者原本的角膜厚度扣掉需製作角膜瓣的空間,最後剩下的角膜基質床厚度不足250350微米,基於手術安全性的考量,醫師通常會婉拒患者接受手術的要求。對高度近視患者來說,眼軸因壓力而拉長導致角膜厚度比常人更薄,能夠用來製作角膜瓣的空間就變小,手術的風險也就大大提高。恰逢無刀雷射引進,我建議他接受無刀雷射手術,原本兩眼約1200度的視力,加上200度的散光,治療後兩眼視力回到1.0,王同學開心的表示,少了笨重的眼鏡,生活便利許\多,和朋友相處起來也更自信滿滿了。
 
這一、二年眼科門診中發現民眾越來越在意眼部保養問題,除了擺\脫近視眼鏡之外,摘掉眼鏡後也開始著重臉上許\多無所遁形的缺點,像是黑眼圈、雙眼皮、眼瞼下垂、魚尾紋等等,造成了另一波微整型的需求,「眼睛是靈魂之窗」,好好保健美麗雙眸,絕對是人氣加分的第一步驟。
 
 
近視雷射手術過程大揭露
 
 
一、術前檢查
當你決定要接受近視雷射手術前,除了充分了解手術過程,更重要的是,在雷射術前一定要先接受過完整的評估。那麼,怎麼樣才算是完整的評估呢?其實,手術前除了精準的驗光確定度數外,還需要你的角膜厚度、瞳孔大小、角膜地圖、角膜弧度、淚\液分泌、以及散瞳後的度數等數據,有了這些數據後,才能使醫師和諮詢人員能充分了解你的狀況,根據個別情形,給予最完整的評估。術前檢查中以角膜厚度的檢查為最關鍵,角膜厚度的多寡影響高度近視是否能做近視雷射矯正,及術後是否會產生不適應症最重要的指標,角膜厚度若不足的話,術後容易產生嚴重的眩光、度數回歸,以及角膜因太薄而產生前凸的後遺症,最嚴重的話甚至需要角膜移植。
 
術前十項檢查
 
全部檢查共需費時約60分鐘,檢查完成後,再與醫生討論矯正度數,術前檢查當天因需散瞳,故勿騎機車或開車,盡量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手術前貼心提醒
1.如果術前有配戴軟式隱形眼鏡,請於手術前三天停止配戴隱形眼鏡。如果配戴硬式隱形眼鏡,請於手術前二星期前停止配戴。
2.術前飲食方面並無禁忌,但避免抽菸、喝酒或服用鎮靜劑類藥物。
3.手術當日衣著要輕便舒適,臉部及眼部不可化妝。
4.病患應於手術前安排好回程交通工具(避免自己開車),工作預先請假,術後定期追蹤等事宜,最好手術當日有人陪伴。
5.若有特殊眼疾或藥物過敏,請事先通知醫師。
 
二、手術步驟
首先為病人點局部麻醉劑,手術部位經過無菌消毒後,以自動精細角膜切割儀器切出角膜瓣後,請病人注視雷射儀器內的紅燈閃爍目標,校對角膜中心位置,設定欲矯正的屈光度數和光學區大小,開始施行準分子雷射使度數降低,此時病人會聽到雷射的聲音,之後再復原角膜瓣,整個手術時間約十分鐘。角膜塑造厚度則取決於矯正的屈光度數,術後給予抗生素及消炎眼藥水。
詳細步驟:
 
 
三、術後照顧時程
當日手術後
1.手術後當天,你可能會有稍微流淚\、異物感、畏光、視力仍呈現模糊狀態等症狀,無須過度緊張,約46小時後會逐漸清晰,回家後盡可能立即睡覺休息,將會明顯地改善,隔天此狀症會逐漸消失而看遠祼視力則在一天後會顯著地進步,度數高的人可能會稍慢一些。
2.雷射手術24小時後即可搭乘飛機。
3.術後外出時最好立刻帶上護目鏡或平光眼鏡,避免風吹及陽光曝曬,並在朋友或家人陪伴下盡快回家休息,或自行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回家休息,但絕不可自行駕車離去。
術後一週內
1.前三天給予眼罩,請於夜間睡眠時貼帶,以避免睡眠狀態時壓迫或揉到角膜並需注意個人衛生,盡量避免用雙手觸碰眼睛以防止細菌感染或角膜移位。
洗澡:請勿將水沖到眼睛,以免引起眼睛不適。
洗髮:盡可能到美容院洗髮,或戴沒度數的蛙鏡洗髮。
洗臉:可像做臉一樣將洗面乳塗抹在臉上,避開眼睛周圍,再用濕毛巾擦乾即可。
2、視力未完全恢復前,避免在夜間駕駛。
術後兩週內
外出時請戴護目鏡或太陽眼鏡,睡覺時要戴眼罩保護,眼部不可化妝,最好避免劇烈的運動。
術後兩四週
可化淡妝,不要用力揉眼睛,除了醫師指示外,不要使用另外的眼藥水,同時避免髮膠類之定型噴霧水等。
長期注意事項
近視度數高的人是視網膜剝離的高危險群。根據統計,做完雷射視力矯正手術的人,並不會增加視網膜剝離的併發症;但有下列情況時,必須立即回診:眼前飛蚊黑點大量增加,視野產生暗影飄動,或視力突然下降,時好時壞,視物變形時,即有視網膜剝離之可能,須立即治療不可拖延。
術後用藥須知
一般會給眼藥水或口服藥,一定要依醫師指示用藥,依照醫師所開之消炎、鎮痛口服藥,一天四次服用。術後給予類固醇、抗生素及人工淚\液藥水並按醫生的指示按時點藥。
█ 類固醇眼藥水:可幫助傷口癒合。
█ 抗生素眼藥水:預防傷口發炎及感染。
█ 人工淚\液:改善眼睛乾澀的狀況。
貼心小提醒:
1.眼睛分泌物過多時,應以清潔上、下眼瞼為主,不可觸及眼球內部。
2.藥物應置於陰涼、暗處,不可置於高溫或陽光照射之處。
3.若同時使用藥水及藥膏時,應先點眼藥水,5分鐘後再點眼藥膏。
4.點藥前先洗淨雙手,並準備好點藥用物品。
5.以棉棒或紗布清潔上、下眼瞼,不可碰及眼球及不可反覆擦揉。
6.點藥時頭稍微向後仰,滴管不可觸及眼球部分。
7.點藥後輕閉眼睛,及稍微輕動眼球,使眼藥均勻分散吸收。
8.若有眼角膜開刀者(RK或LASIK),白天可戴護眼鏡,晚上睡覺時蓋\上眼罩以防眼睛受撞擊,再以膠紙固定。使用護目鏡期間約一星期至一個月(視需要而定),眼罩約三星期。
9.口服藥以止痛藥及胃藥為主,如術後不痛時不必使用。
10.使用藥物應遵照醫師指示,或藥袋上的說明方式使用。
 
雷射手術後不適應症與
可能產生的後遺症
 
 
不適應症
乾眼症:準分子雷射術後會產生眼睛乾澀(三至六個月會痊癒),或用藥不當、疲勞過度也會使眼睛乾澀,可使用淚\管插栓治療,不需手術且快又安全,不需取出三個月後自行溶解。
眩光:在夜間你會覺得對面的車燈或光線刺眼。通常起因於瞳孔大小的變化(白天小、夜間大),容易發生在度數較高而角膜厚度較薄的病人身上,約兩個月後會痊癒。
畏光:術後兩週內,眼睛對光線有敏感的現象,可戴太陽眼鏡來改善,約兩個月後會痊癒。
視力浮動:早、晚視力會有輕微變化,但多會漸漸穩定,年輕人「看遠」的視力會比「看近」的視力先恢復,約一個月會痊癒。
眼壓增高:少數人會對類固醇消炎藥物反應,造成眼壓增高,只要停藥並加上短暫適用降眼壓劑即可恢復,約一個月後會痊癒。
 
可能產生的後遺症
1.欠缺矯正及回歸:有些人在接受雷射手術一段時日後(六個月內),有開始趨向於近視,稱之為回歸。一般程度都很輕微,通常發生於高度近視的人。若經醫師評估後覺得適合,可再手術矯正回來。
2.過度矯正:如果持續過度矯正,一段時間後,可利用手術矯正回來。
3.不規則散光:術後三個月僅有少數病人會有不規則散光,嚴重者可戴眼鏡(或隱形眼鏡)矯正或再次雷射治療。
4.角膜混濁:多數病人在術後一至三個月內會有輕微的角膜混濁(PRK手術者較常見),此為正常現象,大部分不會影響視力。較明顯的角膜混濁可再重複雷射手術。
5.角膜發炎或潰瘍:機會非常少,小於千分之一,因為雷射光本身能殺菌,但角膜上皮未長好之前,仍要注意清潔。若不幸發生感染,醫生會針對致病菌給予適當抗生素治療。
 
在併發症中,偶爾可見到有畏光或夜間視力下降的情形。畏光通常只有在術後幾天才發生,傷口穩定後,通常這種情形就會消失;至於夜間視力下降則和手術切除過多角膜組織及切除範圍過小有關係。
 
有些病人在夜間瞳孔放大的程度會超過0.6公分,在開刀後有可能會發生夜間看車燈會產生重影或炫光的干擾,在國外有少數嚴重患者夜間無法開車。這種併發症可藉術前的詳細檢查瞳孔大小,及慎選較大的雷射範圍來避免。
 
近視手術既然是一種非必要的美容手術,那麼它的安全性一定要相當的高,患者最關心的問題是「會不會失明?」的確,在十幾年前技術不成熟的時期,有千分之一的機率會因機器問題、操作不當、傷口感染而失明。以目前的機器及藥物的發展,幾乎已不可能有這種嚴重的併發症。
一般偶爾可見到的併發症為LASIK術中角膜瓣切割不完整,而可能造成皺褶、混濁及散光的問題。而打雷射的過程中,患者若頭部突然移動,或執行手術者對焦不準,會造成雷射切削不均勻,導致度數矯正不正確或不規則散光。這些併發症會造成術後視力品質部分下降,但絕不會有失明之虞。
 
若發生上述情況,有部分患者可經由第二次雷射手術來矯正散光或度數不準的問題。但若太過於嚴重的話,有可能視力永久下降,例如最佳視力由1.0降到0.7或0.8。目前國外有新型雷射儀器,可針對這些先前雷射手術不順利的患者進行再治療,但須等待三到五年後,此項技術才會更趨於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