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5
第五章 準分子雷射原位膜磨鑲技術 - 第六節 手術併發症及其處理 一、 術中併發症及處理

第五章 準分子雷射原位膜磨鑲技術 / 第六節 手術併發症及其處理 一、 術中併發症及處理

第六節 手術併發症及其處理

隨著LASIK手術的廣泛開展,屈光手術醫生越來越重視手術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希望能最大程度地限制其發生,一旦發生後,應瞭解如何進行處理,從而使這一技術能更安全的服務於屈光不正病人。下面就將LASIK術中及術後可能遇到的併發症,就其發生的原因、如何預防及處理進行簡要的說明。

一、 術中併發症及處理

從大量的文獻中表明,手術中併發症(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多與角膜瓣的製作有關,文獻報告指出術中不良角膜瓣的比例為0.7%∼6.6%。隨著醫生操作經驗的積累以及微角膜切開刀的不斷改進,手術中併發症尤其是嚴重併發症已變得越來越罕見。理想的角膜瓣應該符合這樣幾個標准:厚度130∼160μm;直徑7.0∼10.0mm;蒂寬約30弧度;切削面光滑整潔。厚度在90�μm以下的角膜瓣,容易破碎,形成皺折或對位不良;角膜瓣過厚,特別是原來角膜就比較薄,擬矯正屈光度又較高,手術後瓣下角膜保留厚度不足250μm時,容易形成繼發性圓錐角膜或術中角膜即發生穿透。術中如遇角膜瓣製作不良,一般來說,都應該立即重定角膜瓣,至少等3個月後再次手術。下面分別詳細敘述術中可能遇到的併發症。

1. 角膜瓣形成不全(incomplete cap) 見彩圖5-7。
原因:
•微角膜切開刀在行進中遇到阻力而卡刀(如:組織碎屑、睫毛、鹽水結晶、開瞼器瞼皮膚等)
•眼球突然轉動
•受術眼特殊解剖形態(如小瞼裂、眼球深陷等)
預防:
•術前充分清洗刀具,尤其是軌道及齒輪的縫隙處
•刀啟動前檢查軌道上有無異物阻擋
•對小瞼裂及眼球深陷者,術中將負壓環輕輕提起並高出開瞼器平面,充分暴露眼球
處理:
•如遇卡刀,可試將刀頭後退一點,然後再前進多可完成手術
•如瓣形成後發現為不完全瓣,則視情況而定
(1) 暴露區超過切削區,手術可繼續進行
(2) 略小於切削區,可考慮將切削區直徑適當縮小,同時用潮的吸血海綿保護蒂部;或用刀將瓣剝離至充分暴露視區
(3) 瓣蒂部位於切削區,則將角膜瓣重定,不要重試切開,以免將角膜瓣折斷,1∼3個月後待傷口完全癒合再手術

2. 形成遊離角膜瓣(free cap)
原因:
•未安裝刀止器
•角膜K值偏小(如小於40D)
•錯誤地選擇了較厚的負壓吸引環
•角膜硬度高者
預防:
•對角膜曲率小者,術前可選用較薄的負壓吸引環;
•術中見蒂已形成即主動停刀
•術前做標記線,以利於遊離瓣重定
處理:
•保存好角膜片勿乾燥及水腫,裝入滴有平衡液器皿中
•如角膜瓣直徑超過雷射切削區直徑,手術可繼續進行,雷射切削後,按術前所做的標記線細心將角膜瓣重定(注意區分上皮面與基質面,勿倒置),重定後要等待幾分鐘,待角膜瓣貼複牢固後,再除去開瞼器
•如角膜瓣直徑小於切削區,則不進行雷射治療,直接將角膜瓣重定,待傷口癒合後再次手術。

3. 角膜瓣位置偏離(decentral flap)
原因:
•角膜或�和鞏膜形態不規則
•眼肌力量不均衡
•術中眼球轉動
預防:
•負壓吸引牢固後再次觀察角膜的位置,如有偏離,重新吸引
處理:
•如偏離不明顯,則不影響手術效果
•或適當縮小切削區直徑
•如偏離明顯,影響到手術切削區,應終止手術,將角膜瓣重定,待傷口癒合後再手術

4. 角膜瓣過薄(thin flap) 見彩圖5-8。
即:瓣厚<100μm,可表現為薄瓣、不規則瓣或瓣穿孔,掀開角膜瓣有困難;理想的角膜瓣厚度為130∼180μm;過薄難於重定,易出現細皺褶,重者術後易出現混濁。
原因:
•吸引環負壓不足(安裝不良、堵塞)
•術中失去負壓(術中擠眼、眼球轉動)
•瞼裂過小,負壓吸引環未與眼球緊密接觸。
•假性負壓吸引(負壓表已達26cmHg,但眼內壓小於65mmHg)
•刀片不銳利
•用可調式氣動刀可為調節不當所致
預防:
•放置刀頭前,驗證眼內壓
•術中如懷疑有眼球轉動或聽到有嘶嘶響聲,應停止手術,重新吸引,再測試一次眼壓
•刀片強調一次性使用
處理:
•將瓣重定,3個月後再手術;
(1)如傷口情況良好,可再次行LASIK術,
(2)如瓣小、薄且不規則,可行經上皮切削的PRK效果會更好

5. 角膜切穿(perforated cornea)
為嚴重併發症,此時眼內壓>65mmHg,故可導致眼內容脫出。
原因:
•未上好厚度板
•在早期使用可調式微角膜切開刀時,控制切削厚度的刀頭腳板調整或安裝有
預防:
•切瓣前常規檢查厚度板安裝情況
•注意常規用測微計來測量刀刃與腳板間縫隙的距離處理:.終止手術,縫合角膜,如伴有其他損傷,則進行必要的相應處理

6. “洗衣板”現象(washboard)
部分可導致層間上皮內生,甚至發生瓣溶解及晚期瘢痕形成。
原因:
•微角膜刀運行速度不均勻,遇到輕微的不均勻阻力,出現間歇、停頓現象
•刀片不銳利
•如僅有上皮層,多伴有負壓不足
預防:
•盡量使角膜刀勻速運行
處理:
•如瓣厚正常,可繼續手術,細心重定
•如瓣過薄,終止手術,待傷口癒合後再手術

7. 角膜上皮脫落(epithelial defects)
原因:
•點用過多的表麻劑,上皮水腫
•機械性劃傷
預防:
•避免過多使用表麻劑
•操作要輕柔
處理:
•如遇上皮脫落,層間應充分沖洗,避免層間上皮植入
•術後局部給予抗生素及營養劑

8. 角膜血管翳出血(bleeding of limbal vascular pannus)
原因:
•角膜緣有血管翳
•角膜直徑小
•角膜瓣直徑過大(>9.5mm)
預防:
•可適當縮小角膜瓣直徑
處理:
•止血
•沖洗

9. 角膜瓣層間異物殘留(Interface Debris) 見彩圖5-9。
原因:•來源於結膜囊油質,敷料、棉籤或空氣中的細絲,睫毛,手套上的滑石粉,刀片及刀頭上的金屬碎屑,血液等滯留於層間,沖洗不徹底所致。
預防:
•手術室安裝空氣淨化設施,術前充分沖洗結膜囊,術中將手套上的滑石粉沖洗乾淨,手術臺上使用一次性不含棉絲的敷料,上刀前用濕棉簽輕拭刀刃,手術後徹底沖洗層間。
處理:
•手術後立即在裂隙燈下進行傷口檢查,如有異物及時沖洗及取出。

10.球結膜嚴重水腫(chemosis)
原因:
•反復負壓吸引
•多見於雙眼手術的第二隻眼
•病人過度擠壓眼瞼
預防:
•避免過度操作及反復吸引
•手術前準備應避免過度刺激
•對過度擠眼者,可服用少量鎮靜劑
處理:
•用吸血海綿自前向後慢慢按摩水腫的結膜
•等待30∼45分鐘再試一次
•如均不成功可推遲手術,不可勉強,以造成假性吸引

11.結膜下出血(subconjunctival hemorrhage)
原因:
•負壓吸引導致結膜下血管破裂
預防:
•手術中避免受術者過於緊張
•避免過度負壓吸引
處理:
•無需處理,可自行吸收

12.角膜瓣對位不良(corneal flap dislocation) 見彩圖5-10,彩圖5-11。
表現為角膜瓣重定後,切口兩唇間的縫隙寬窄不均,標記線錯位,扭轉側蒂部皺褶(貓耳征),瓣細小皺褶。蒂位於鼻側的角膜瓣較蒂位於上方的角膜瓣易發生移位及對位不良。
原因:
•角膜瓣蒂窄,重定時瓣扭轉所致
•術中角膜瓣下液體未完全排除,致角膜瓣貼合不良
預防:
•細心復位
•手術完畢將角膜瓣下液體吸乾
處理:
•將瓣掀開,重新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