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2/31
中國時報/彈琴的醫生,求診變休閒

?彈琴的醫生  求診變休閒?

張朝凱以琴音舒緩患者的情緒每週不同的音樂主題為醫病關係注入暖流

醫界先後發生打錯針、給錯藥重大疏失,醫病關係降到冰點,台北市執業的眼科醫師張朝凱,每星期三天親自為病患鋼琴演奏動人的旋律,為緊張的醫病關係注入一股暖流。

有時是下午,有時是晚上,張朝凱利用自己的空閒彈奏音樂,舒緩求診患者緊繃的情緒。他認為這種音樂治療的臨床效果不錯,拉近醫病關係尤其明顯。在診所內,求診及及準備接受眼部雷射手術的患者,心中多半忐忑不安,但映入眼中的是一位穿著白袍或者有時穿的是手術衣的醫生坐在白色巴洛克鋼琴前面彈奏出流暢的音符,茶几上有花茶、有甜點,宛如置身在五星級飯店,飲啜著下午茶般悠閒的感受湧上心頭,聆聽者緊繃的肌肉,隨著音符逐漸放鬆,演奏者是有些敬畏的看診醫師,這種感受很特,別但感到窩心。

張朝凱每週訂定不同的主題音樂週,如古典週、爵士週、新世紀週等等,不同音樂週節目表置放在診所內,供患者參閱,患者可自由選擇出入,即使不是看診也可依表前來聽演奏。

他說社會大眾對診所的印象都是冰冷、生硬的。為了舒緩來診病患的緊張情緒,特別結合醫術與藝術。

希望藉由音樂和診所居家化的設計,讓病患拋除恐懼。張朝凱的音樂治療理論,獲得同診另一位醫師戴文瑛認同,有時病患還能偶見兩人來一場四手聯彈,常常搏得滿堂彩。

在以音樂服務患者之外,張朝凱還主張手術完全公開化,病患可以隔著透明玻璃看整個手術過程,他認為這樣能與病患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能減少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從自娛娛人的音樂服務病患,到手術完全透明化,張朝凱的行徑在醫界獨具創意,最容易遭受傳統保守的同行視為另類。他希望自己向患者伸出平等友誼的手,獲得病患信賴之餘,也是在醫界拋磚引玉,越來越多的創意出現時,讓醫病關係就能慢慢向上提昇。

(作者張朝凱為諾貝爾眼科機構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