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6/21
?壹周刊專訪~~2002-06專為政商名流打造明亮雙眼 留美雷射視力矯正專業醫師—張朝凱?

?壹周刊專訪?

專為政商名流打造明亮雙眼 留美雷射視力矯正專業醫師—張朝凱

專為政商名流打造明亮雙眼
留美雷射視力矯正專業醫師—張朝凱 

台北諾貝爾眼科診所張朝凱醫師,1996年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碩士畢業後,曾經在麻州眼耳中心(MEEI)擔任雷射近視研究員,並追隨哈佛眼科主任、也是美國雷射視力矯正權威Dr. Dimitri Azar學習這項先進的科技,甚至由老師操刀,親身經驗雷射近手術。回台灣後從1998年開始在各大醫院執行雷射視力矯正手術,五年下來,在他手中接受視力矯正手術的病患高達六、七千人次,其中還包含各界知名人士,例如新聞主播TVBS張雅琴、劉國平、東森蘇珮蓉,廣播主持人李祖寧,名作家吳淡如、楊曼芬,藝人岳虹、梁又南、莊金龍、中國小姐凌蕙蕙、大眾電信董事長吳清源、和信電信副董林淑貞、著名美商UTStartcom總裁葉舟、科學園區上市公司老闆們,及其他立法院等政商界名流、警界法界人士亦所在多人。

靈魂之窗不再霧煞煞

你是眼鏡族嗎?那你一定能體會早上起床時,瞎子摸象般卻遍尋不著眼鏡的痛苦;或者是,每天回家要耐心的清洗隱形眼鏡,跟一堆繁瑣的保養程序,一不小心還要忍受感染的痛苦…那麼雷射視力矯正手術,就是可以讓你恢復明亮雙眼的契機!

雷射視力矯正手術比一比  

與現任兩位台北市長馬英九及候選人李應元同為哈佛校友的張朝凱醫師,接受本刊訪問表示,雷射視力矯正就是利用準分子雷射切削部分角膜來矯正近視、散光及遠視等視力方面的問題。最早的雷射視力矯正手術是以PRK為主,又稱為「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是將角膜上皮去除後再以雷射矯正,因為必須等待角膜傷口癒合,所以恢復的過程緩慢而且痛苦。而現在的Lasik「準分子雷射角膜層狀切除」則是多利用了角膜板層刀,將角膜輕輕掀起一層薄片,雷射處理後再將角膜蓋回去,讓它自然癒合,隔天就沒有不適的狀況,而且平均術後視力可達0.8至1.2,是目前最安全且最穩定的雷射視力矯正手術。

張朝凱醫師表示,他目前三家診所及一家醫院所使用過的雷射儀器,從第五代到第八代都有,可讓Lasik手術更達精準的境界。最早的第一代、第二代儀器無法矯正散光,第三代、第四代則在近視、遠視的度數上有所限制,第五代以上不但可矯正遠視、散光,且近視度數可矯正到1600度。此外更重要的是加入了「紅外線眼球自動追蹤儀」,在手術過程中會自動追蹤眼球移動,準確地注光束,所以即使病患不自覺的轉動眼球,也不會影響矯正結果。 

最新智慧型雷射光斑 兼容並蓄

最近報章報導常提及的大小光斑之說,兩者各有其優缺點,而張醫師本人則是引進結合兩者優點的智慧型光斑,不但矯正視力更為精準,也可以減低這種夜間視力降低的困擾。過去手術所使用的大光斑雷射直徑為6.0mm,而人的瞳孔直徑則為3.0~6.0mm,所以如果夜間瞳孔放大,原本手術的治療區無法涵蓋,就會產生影像重疊的「光暈」現象。至於新的2.0mm的小光斑雷射,或者是0.8mm的微光斑雷射,可以針對小範圍細膩的修改,同時讓雷射範圍加大且加深,但是手術時間也因而加長,對病患來說是一大挑戰,而且小光斑打得過深也不適合高度近視。

張醫師表示台灣近視人口比例高達85%,其中30%是屬於800度以上的深度近視患者,所以純粹的小光斑其實不適合這些高度近視的患者。

智慧型光斑則是張朝凱醫師認為最佳的結合,先以70%大光斑雷射處理屈光不正,再以30%小光斑雷射做細膩的雷射修正,使治療區範圍加大,但是也保留了最多的角膜厚度,所以可讓手術結果精準又減少副作用。

當然,準分子雷射手術有一定的併發症,但是對於有經驗醫師是可妥善處理的,這是張朝凱醫師堅持要讓病人事先瞭解。而上述的光暈現象現在可經由更先進的儀器加以改善,角膜傷口癒合的過程中,因結疤會使得觀看影像有點霧霧的,稱作「眩光」只要施點類固醇藥水加速傷口復原即可。另外切開角膜時傷到眼部神經,無法正常反射淚液分泌,可能引發乾眼症,同樣只要施點三個月的人工淚液就可改善。此外如果手術後殘留的角膜厚度過薄而脆弱,日後一旦遇上壓力可能會有角膜前凸的現象,這則需要靠醫師術前準確的評估了。

準分子雷射手術也可能因為醫師操作或病人體質而產生誤差,例如過度矯正造成遠視,或是欠缺矯正造成殘留度數,而過去的機器沒有追蹤系統,雷射可能打不準而造成欠矯加上不規則散光。有些病人術後會發生乾眼症併發角膜發炎,最糟的就是角膜潰瘍,尤其是之前長期配戴隱形眼鏡的病人,因為角膜受到隱形眼鏡長期摩擦、缺氧而變得脆弱,就更可能發生感染。

預約鷹眼視力   前導波系統精準檢查

也許你不滿足於1.0的視力,那麼還有「前導波系統」可以讓你達到2.0的鷹眼視力!(所謂鷹眼視力是指看影像的解析度好,可看得遠,而非是遠視),據張朝凱醫師解釋,雷射手術是以改變角膜形狀及厚度而達到矯正視力的目的,而角膜佔整個屈光狀態比率之85%,剩下15%則是歸因於後方的水晶體、玻璃體及視網膜,就好比一部多層鏡頭照相機,我們用雷射所做的修正僅止於第一層鏡頭(角膜),其他鏡頭(如同水晶體、玻璃體)如有混濁,或像底片(如同視網膜神經)有破損或退化,則雷射視力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而前導波高階相差檢查儀則是利用光波準確的檢查出相差數據,在手術時就可根據數據加強修正,而可能達到1.5~2.0的精準視力。張醫師表示,未來當前導波系統及小光斑雷射或微光斑雷射成熟時,他將考慮購置來滿足更多近視族的需求。

張朝凱醫師專為政商名流    打造明亮雙眼

根據了解,張醫師主持的諾貝爾眼科除了在儀器及操作過程上追求進步,減少以上風險,張醫師還堅持每天一定要進行五至八台的手術,連星期假日亦然,來維持醫療品質。因為醫師每天操刀,不會有生疏感,誤差自然就小。此外,雷射儀器需每天校正並維持周遭濕度、溫度的平衡,只要一有偏差就會造成矯正誤差,如果所有病患集中在同一天,那麼一旦機器有誤差那麼當天所有的病人就會全部欠缺矯正或是過度矯正。如果每天都進行手術、重新設定機器,就可以分散這樣的風險,也可避免機器因為使用一整天以後,過度疲勞產生的誤差。同時手術所使用的板層刀片,每人次使用後就丟棄,也可避免B型肝炎之類經由體液傳染的疾病。

當問到張朝凱醫師未來有何發展以及憧憬?張醫師謙虛而自信的說,目前張醫師主持的諾貝爾眼科事業在大台北地區有諾貝爾、柏克萊、史丹佛診所及博仁醫院等四個專門雷射眼科機構,而張朝凱醫師則計劃繼續擴大諾貝爾成為專業眼部整體美學機構,強調提供眼部整體健康與美化的服務,同時加入抗老化、整型等課程。另外由於張朝凱醫師哈佛醫務管理碩士的背景,WTO開放後,張醫師目前在台美兩地進修南卡州立大學醫務管理博士班,因為他認為良好的醫療管理才是完善醫療服務的根基,所以計劃成立中的醫務管理公司、醫療公關公司以及醫療法律顧問公司,正努力的籌備中,同時他本人也積極參與公益事業與基金會,現在還擔任國會助理,希望配合委員們推動完善的醫療政策,提供民眾更好的醫療環境!

張朝凱醫師

學歷:
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醫務管理學院準博士候選人(U.S.C.)
美國麻州眼耳中心眼科研究員(M.E.E.I)
美國哈佛大學公衛學院醫管碩士(H.S.P.H)
高雄醫學院醫學士

現任:
台北諾貝爾眼科機構執行長
台北博仁醫院眼科主任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助理教授
中國時報、自由時報醫療保健版專欄作家
大陸青海西寧大學、山東濟南大學、滄州中心醫院眼科客座教授
第五屆立法院國會助理

經歷:
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台北市市立萬芳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台北宏恩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台北長虹聯合診所眼科主任

社團/學會:
中華民國哈佛校友會執秘
台北國際青年商會2002副會長
亞洲醫師協會台灣分會執行長
美國眼科醫學會,雷射屈光醫學會會員  

本文摘自壹週刊2002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