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3C產品加上過度用眼,白內障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且初期的白內障難察覺,眼科醫師提醒,日常注意視力變化,若視力類似有分泌物黏著感就有可能是白內障找上門。
白內障是目前眼科疾病中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舉凡高度近視、紫外線、環境汙染等,都會造成水晶體內部的氧化壓力,導致眼睛的抗氧化力變弱,進而增加了白內障的風險。
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理事長張朝凱醫師表示,其實初期的白內障因生長的位置不同,不一定會立即察覺。例如在晶體中央生成的核性白內障較容易被察覺,患者會直接感受到視力模糊,出現密集更換近視鏡片但仍看不清楚的情況。
不過,若是生成在水晶體周圍的皮脂性白內障,患者白天瞳孔縮小時影響較小,倒是在夜間因瞳孔變大擴及白內障生成部位而受到影響;後囊膜下白內障則相反,混濁的晶體主要範圍在中央,患者反而白天視力不佳,夜間看的較為清晰。若沒有透過眼科醫師詳細檢測,患者感受不深情況下較難以察覺。
張朝凱表示,若日常發現視力模糊、視力類似有分泌物黏著感、看物品的方向或是角度改變,就有可能是白內障找上門。
由於造成白內障的原因是多重的,目前仍無法用單一的藥水加以治療,僅能延緩白內障進展的速度,因此,白內障手術是唯一有效治療白內障的方法。張朝凱建議,如在已影響到日常生活或工作時,根據當時所需的條件,包括視網膜條件、單眼或雙眼白內障、看遠看近的需求不同,仔細選擇人工水晶體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