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標:揭「乾」起義 三多族群向乾眼症宣戰
前言:台灣有三多,近視多、機車多、電腦使用人口多,這類三多族群,應該注意日常生活的護眼習慣,才能避免乾眼症提早報到。
本文:
每天騎車上班的小克,是一位受到上司器重的業務經理,平時緊盯電腦螢幕處理繁雜的公務,加上終日配戴隱形眼鏡,晚上還要加班與客戶應酬,天天早出晚歸,根本無暇休息,最近他老是覺得眼睛乾澀、不舒服,常常一到傍晚,眼睛就疲累不堪,還會莫明奇妙流眼淚,去看眼科之後,才發現有乾眼症。
小標:淚膜不穩定 引發乾眼症
乾眼症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諾貝爾眼科機構院長張朝凱表示,像小克這樣的案例,其實是國內廣大上班族的縮影,過去乾眼症大多被視為「老人病」,也就是老年人、更年期人士才容易出現的眼疾,但最新的研究顯示,乾眼症其實是免疫而起的發炎性疾病,雖然眼睛老化也是原因之一,但主要致病成因是眼淚功能單元(Iacrimal functional unit,簡稱LFU)運作失常,造成淚膜組成改變。
正常淚膜分為油脂層、黏液層與水液層。油脂層的作用是阻止淚水蒸發;黏液層則是維持淚液的黏稠;水液層有因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電解質和水分,可用來濕潤角膜,稀釋有害物質。一旦淚膜不穩定,會使水分蒸發變快、黏稠度降低,導致眼睛失去潤滑,因而出現乾澀、發炎等反應。
尤其是近年來,有愈來愈多年輕人長期盯電腦螢幕,或配戴隱形眼鏡,若平時還經常騎摩托車,更容易因為淚水分泌減少、淚液蒸發快速,而造成對眼睛的更大傷害。
部分工作壓力大、常失眠、生活環境過度乾燥,或是患有眼瞼腺炎、紅斑性狼瘡、關節炎的人,也容易因為淚膜不穩定而出現乾眼症。張朝凱院長指出:「一些剛做完眼部雷射手術的患者,也可能因為角膜表層感覺神經被阻斷,造成眼睛乾澀等症狀。」
小標:平常注意眼睛保健 預防乾眼最佳良方
如果已經罹患乾眼症,如何使眼睛再度恢復往日的清澈明亮呢?張朝凱醫師指出,作息正常、充足睡眠和均衡飲食,都是保持眼部健康的不二法門,此外,平常也要注意用眼習慣及周遭環境濕度,適時補充水分;在使用電腦時,也應每半小時小息十分鐘,同時讓電腦螢幕高度與眼睛平行或稍下;若有配戴隱形眼鏡,也不要超過八小時,騎乘機車時更應該戴上全罩式的安全帽,才能避免乾眼症惡化。
除了日常生活保養眼睛外,對於輕微、中度的乾眼症患者,醫師通常會以「人工淚液」作為初步治療,如果症狀再嚴重,則為以抗發炎藥、類固醇等藥物來治療,以減緩乾眼症狀。
小標:新型人工淚液 另一個治療選擇
隨著眼科用藥的進步,現在已經有一種標榜「智慧型」的人工淚液,內含「HP Guar (瓜爾膠)人工智慧潤滑系統」,當藥水在點入眼睛後,即可與淚液結合,並隨個人淚膜pH值調整為凝露狀,成為適合眼內的環境,並在眼球表面形成保護膜,提供眼睛一個健康的環境,來促進受損壞的表面細胞自行修補,除去眼睛發炎所造成的傷害,提供乾眼症患者治療的另一個選擇。
乾眼症屬於慢性眼疾,不易根治,必須良好控制,才不會使角膜受傷,影響視力。多補充維生素A、用手按摩眼部周圍、多接觸戶外、時常眺望遠處,都是保護眼睛的最好方法,搭配醫師的治療與用藥,乾眼症,也能徹底從生活中消失。
Box:乾眼症的症狀與治療有四級
Box:醫流角色:
張朝凱醫師
現任:
諾貝爾眼科機構院長
衛生署醫事審議委員會委員
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理事
經歷:
中央健保局西醫基層審查委員
台北市醫師公會醫療糾紛、醫政法治委員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醫政顧問
大標:放眼看天下
副標:諾貝爾眼科機構院長 張朝凱
內文:
從小喜好接觸人群,諾貝爾眼科機構院長張朝凱自求學時代起即擔任學生會會長、加入各種社團組織,高中時期立志當一位精神科醫師,後來因為他發現對人文歷史的興趣並不一定要當成職業,所以他決定從精神科轉至眼科,他幽默地表示,「因為眼科醫師,所以放眼天下。」
張朝凱發現幫助患者重見光明,讓靈魂之窗看到更多不同人生風景,對他來說,助人重拾光明已成為行醫的使命感。他有感而發地表示,多數醫師長期面對生老病死,體會人生的無常,使生命備感沉重,而擔任眼科醫師不但能為患者的生命打開另一扇窗,其喜悅更是難以言喻。
平時忙於門診及管理的張朝凱,加入超過二十個醫學組織,週末假日經常參與
各種醫學相關活動,還常常前往國外參加各種醫學研討會,張朝凱不僅利用出差的機會,探索世界各地的人文風情,更將事業延伸至海外,跨足中國的醫療市場,目前台灣諾貝爾醫療集團也包含眼科、生技、美容、公益等多元事業,秉持多角化的經營策略,張朝凱分析從眼部治療到美容、抗老化及生物科技產業等預防醫學,都是現代人擁有健康的必備環節,。
繁忙的醫師生涯,張朝凱也有獨特的養生之道,即是每天晨泳及中午午休各一小時,是維持一日投入超過十二小時於工作的致勝利器;此外喜愛聆聽音樂的他,偏好新世紀風格的心靈音樂,也是放鬆紓壓的法寶,談起人生的下一步,他期許未來發揮懸壺濟世的精神,為社會的弱勢族群貢獻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