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眼睛是人體最重要的感覺器官之一,負責接收光線並傳遞視覺訊息,使我們能夠感知世界、閱讀、學習,並與他人交流。眼科疾病學作為一門專門研究眼部疾病的學科,涵蓋從眼表、角膜、視網膜到視神經的各類病變,包括感染性、炎症性、退行性、腫瘤性及遺傳性疾病。
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眼科診斷與治療手段日新月異,從傳統的裂隙燈檢查、眼底鏡檢查,到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螢光血管造影(FA)、視野檢測及基因分析,使我們對眼疾的認識更為深入。治療方式也從藥物治療、雷射手術發展到微創手術及基因療法,讓許多過去難以治癒的眼疾,如今得以有效控制,甚至治癒。
本書(或本文)分為十個章節,系統介紹各類眼科疾病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方法與治療策略,並探討最新的研究進展,希望能為眼科醫師、視光師、醫學生及相關專業人員提供全面的學習參考,也讓更多人了解如何維護視力健康,預防眼部疾病的發生。
本書總編輯—張朝凱醫師是台灣諾貝爾醫療集團的創辦人兼執行長,亦擔任台灣諾貝爾眼科機構的總院長,擁有豐富的學術與臨床經歷。他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並取得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療管理博士(Ph.D)、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療管理碩士(MPH/HCM)等學位。
在臨床專業方面,張醫師專精於微創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SMILE Pro)、 LASIK 近視雷射手術、白內障超音波乳化手術及高階飛秒白內障手術,並累積了豐富的手術經驗。
此外,張醫師熱衷於醫學教育,曾在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醫務管理系、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視光系擔任兼任教授,並於 2025 年獲教育部審定為部定教授。他深信「教學相長」,並將此作為持續精進的動力。
除了臨床與教學工作外,張醫師亦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曾多次參與「兩岸同心光明行」等國際醫療志願服務,致力於推廣眼科醫學知識與技術,幫助更多患者重見光明。
張醫師在學術、臨床、教育及公益領域的卓越表現,充分展現了一位優秀眼科專家的風範。相信本書的出版,將為眼科醫學的發展與視力健康的推廣,帶來深遠的影響。
陳德照 敬致
2025 年 2 月 21 日
序言
很榮幸能以北美眼科視光醫師與台灣視光學系副教授的身份,為這本寶貴的專業書籍撰寫序言。本書由我曾經指導過的優秀學生—陳資嵐所撰寫,她憑藉豐富的學識與實務經驗,為視光學領域的學習者提供了一本兼具理論與臨床應用的參考書籍。
本書內容涵蓋眼睛的構造、生理機制及相關疾病,為視光學學生、驗光師及驗光生提供了清晰而實用的知識架構。作者陳資嵐畢業於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碩士班,並在視光領域累積了豐富的經歷,包括驗光師、眼科雷射中心店經理,以及多所專科與大學的視光學講師。她不僅具備深厚的學術背景,也擁有第一線的臨床與教學經驗,使本書能夠兼顧理論基礎與實務應用,成為學習與臨床工作的重要指引。
相信這本書將成為視光學領域的學子與專業★士的重要參考,幫助他們在學術與臨床實踐中獲得更深入的理解與應用。誠摯推薦給所有對視光學有興趣的讀者,並期望本書能為業界培養更多優秀的專業★才。
蕭清仁
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副教授
2025/02/21